“放歌十月·盛世金鐘”,金秋的蓉城,大地飛歌。
2019年10月19~10月28日,第12屆中國音樂金鐘獎在成都舉行,這也是金鐘獎自2001年創立以來首次在成都舉辦。與戲劇梅花獎、電影金雞獎、電視金鷹獎并列的中國音樂金鐘獎,是中國音樂界唯一的國家級藝術大獎,有著國內音樂“奧林匹克”之稱,它衡量并引領著國內音樂成就的最高水準。
在成都最美的秋天里,金鐘邂逅成都,開啟的不僅僅是一場藝術盛宴,更是成都這座國際音樂之都對于音樂夢想的凝聚與升華。
習近平總書記曾經說,在漫長的歷史進程中,中國人民依靠自己的勤勞、勇敢、智慧,開創了民族和睦共處的美好家園,培育了歷久彌新的優秀文化。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們的奮斗目標。生活在成都的人們,愛音樂、愛藝術、愛生活,樂觀向善,激情澎湃。人們對美好幸福生活的追求,就像他們酷愛的火鍋那樣,包容萬象,麻辣鮮香。
“金鐘”落戶成都,不是偶然,而是必然。
正在全力打造國際“音樂之都”的成都,無論對于音樂產業的轉型發展,還是對于音樂藝術的精彩呈現,無疑都走在一條“快車道”上。2016年以來,成都就以加快建設“三城三都”為宏偉目標,樹立了建設國際音樂之都的發展愿景。今年年初,成都再次發布了《成都市建設國際音樂之都三年行動計劃(2018-2020年)》,根據《行動計劃》,成都提出了建設以高品質音樂演藝為核心影響力的國際音樂之都,力爭用三年時間,不斷提升成都在高品質音樂演藝領域的國際知名度和影響力。
開放包容的成都,說到做到:
用燦爛悠久的歷史文化堅定城市的文化自信
成都是一座歷史文化名城,擁有4500年城市文化史、2300年建城史。4000多年來,這里城址不遷、城名不改,有著獨特的城市精神和文化。
“錦城絲管日紛紛,半入江風半入云。此曲只應天上有,人間能得幾回聞。”音樂,早已成為這座城市的靈魂。絲竹悠悠,弦歌不輟。近年來在成都永陵發掘出土的“二十四伎樂”石刻,更是成都深厚音樂文化歷史的又一例證。
從古韻的悠長,到今天搖滾電音的鏗鏘,你所能想象到的音樂形式,在成都,都是隨處可見的日常呈現。為城市興業,為音樂之都聚焦,今天的成都,擁有了高度的文化自信。
同時,成都又是國務院《成渝經濟區發展規劃》確定的國家中心城市、全國15個副省級城市之一,是世人皆知的“天府之國”和“美食之都”,也是世界旅游組織評定的“中國最佳旅游城市”,2018年,全球最著名的城市評級機構GaWC將成都評定為Beta+級城市。
所以,走過了18載,辦過了11屆的金鐘獎,這一次,當它站在新時代的時代潮頭,必定會將目光鎖定在成都。
用成熟完整的音樂產業鏈為城市的騰躍加碼助力
近三年,成都音樂產業產值年均增長超過20%,2018年實現音樂產業產值397.86億元,同比增長21.69%;2019年1-8月達319.4億元,同比增長22.1%,預計2019年全年將突破470億元。
目前,成都擁有國家音樂產業基地東郊記憶和少城視井、城市音樂坊、梵木創藝區4個音樂園區,龍泉驛洛帶、彭州白鹿、崇州街子、邛崍平樂、大邑安仁5個音樂小鎮。同時,成都還聚集了咪咕音樂、摩登天空、愛奇藝、酷狗音樂等知名文化企業。
各類“潮牌”音樂節,讓成都真正“嗨起來”:僅2018年以來舉辦西部音樂節、草莓音樂節、國際熊貓音樂節、仙人掌音樂節等音樂演藝活動就高達2500余場次;累計招募持證的“街頭藝人”達六批次252組,開展街頭演出3200余場次,表演時長達6500余小時。
同時,一大批高規格,國際化的“硬核”演繹設施場地相繼建成:成都金融城演藝中心、成都露天音樂公園、成都城市音樂廳等真正成為了成都的音樂地標,城南文化藝術中心、梵木國際藝術中心等項目加緊規劃建設,全市大中小型各類專業演藝載體(音樂廳、劇場等)達55個,在建及擬建演藝設施達24個。
圖據 視覺中國
用充足的音樂后備人才讓成都的音樂力量熠熠生輝
今年1月,中國音樂家協會分黨組書記、駐會副主席韓新安來到成都。這一次,成都和中國音協正式簽署了第12-14屆中國音樂金鐘獎框架性協議。這標志著中國音樂金鐘獎從今年起正式落地成都,獲得金鐘獎連續三年舉辦權,這也是國家級文藝獎項首次落戶西部。而四川充足的音樂后備人才力量,無疑也是吸引金鐘獎落戶的一個重要原因。
口說無憑,數據為證:
目前,成都全市范圍以四川音樂學院等為代表的音樂藝術院校或設有音樂藝術專業學院達13所,僅次于北京,位居全國第二,在校音樂藝術人才近4萬人。
全市各類音樂工作室和音樂藝術培訓機構分別突破1000和2000個,趙季平、付林、許曉峰、李宇春、譚維維等知名音樂人在蓉設立工作室。
由成都發起成立中國專業音樂院校原創音樂發展聯盟,每年超過47000名音樂人才和超過6000名專業師資力量,匯聚到成都音樂發展大局中。
此外,隨著中國東盟藝術學院等人才培養機制和平臺的建立,成都音樂影視人才不斷涌現。而每年舉辦的“蓉城之秋”成都國際音樂季、“金芙蓉”音樂比賽、成都音樂(演藝)設施設備博覽會都為音樂人才的交流提供了極佳平臺。正如著名歌唱家、成都大學中國-東盟藝術學院院長郁鈞劍所說:“這是一個千載難逢的機會。”
赫赫金鐘,響亮蓉城
音樂大師云集,音樂人才薈萃,音樂投資追投........
音樂迸發出的澎湃力量,是成都城市躍動的雄心。
音樂總與美好相伴,激情總與靈感相生。
金鐘落地成都,
是美好的希望,
是最好的契機,
更是新的征程!
新時代,成都奏響了最動人的城市樂章!